特種建筑新建煙囪工程,施工安全標準的發展 在中國建筑改革開放以后,我國的標準化工作,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發展時期。1990年8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并于1997年4月實施,1999年4月,國務院頒發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實施條例》,進一步充實完善了國家標準化法的內容,近年來,我國政府又加大力度,著重解決工業生產中的安全問題,制定、頒發和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建設系統于2003年又出臺了《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并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法規、標準,使我國標準化工作逐步走上了依法管理的階段。 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國民經濟的發展和建設新建煙囪工程規模逐年遞增以及建筑施工隊伍迅速膨脹,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在建筑行業建立和實施科學的建筑施工安全標準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1988年以后,已經制定、頒發和執行的建筑施工安全標準有13本,其中2本是國標:《建設施工現場安全與衛生標志標準》,《建設工程施工現場供用電安全規范》,11本為建設部行業標準:《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液壓滑動模板施工安全標準規程》,《施工企業安全生產評價標準》,《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建筑物拆除工程安全技術規程》,和《建筑施工現場環境與衛生標準》。正在編制中的標準共有9本,其中有2本國標:《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管理規范》和《建筑施工安全技術統一規范》,有7本為建設部行業標準:《建筑模板工程技術規范》,《建筑施工木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建筑施工碗扣式腳手架安全技術規程》和《土石方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范》。4本行業標準和1本國標已經通過了審查會,正在修改報批中。 建筑新建煙囪公司施工安全標準化工作是一項基礎性、長期性、戰略性的工作。要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和建設部關于進一步開展建筑施工安全質量標準化活動的指導意見,堅持“以人為本,關愛生命,構建和諧社會”的理念,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穩步推進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標準化和規范化,規范企業安全生產行為,促進建筑施工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實現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狀況好轉。 從施工新建煙囪公司用電、建筑機械和設備到施工作業,安全檢查和管理等安全技術標準的頒發和實施,促進和推動了現場防護及安全管理逐步走上了標準化的科學軌道,大大提升了施工現場整體防護和安全管理水平,在防止和減少物質損失和人員傷亡,確保安全和穩定,構建和諧社會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建筑施工安全標準,使施工生產更有序,安全管理更規范,作業人員更安全,施工企業更安定,充分體現了今年世界標準日的主題,“標準使世界更安全”。 首先,在制定和完善建筑新建煙囪施工安全生產國標和行業標準的基礎上,適應建筑施工安全工作的需要,制定和頒發16項建筑施工安全專業標準。各地區、各企業根據本地區、本企業的實際情況,制定本地區、本企業的細化實施標準,從而完成建筑施工安全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區標準和企業標準,形成完善的建筑施工安全生產標準體系。磚砌煙囪 |